《长安的荔枝》迎来了终章,而曾一心想要成就这桩大事的所有人,却最终未能从中获益。
李善德亲手摧毁了他千辛万苦从岭南运回长安的荔枝。曾站在旁观者位置的鱼朝恩,最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,他被赐予了三尺白绫。
李善德终于将荔枝运抵长安,然而,他并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鼓舞。因为,随着成功越来越近,他却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朋友。
最初,苏谅将商船卖掉,用以资助李善德的荔枝转运计划,他曾承诺让苏谅负责这项任务。然而,右相却另有打算,李善德不得不违背承诺,改变安排。而岭南经略府自作主张,要捉拿苏谅,迫使苏谅携家带口,逃入双层瓮中。
当初,他曾答应阿僮,最多砍十棵荔枝树,并且她的荔枝园将成为御用园地,不再受到任何侵犯。可是,鱼朝恩却下令将整片园中的荔枝树一砍而光。阿僮哭泣着恳求他阻止,但李善德只能心如铁石地继续下令执行。
此时,他终于明白,自己辛苦运回的荔枝,不仅没有带来善果,反而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和痛苦。而此时,他已经无法回头。
展开剩余69%于是,荔枝运到长安后,李善德加速了催熟的过程。表面上那些荔枝看似新鲜,实际上却早已腐烂。贵妃、圣人以及大臣们看到的,只是那些汁水流淌的“新鲜”荔枝。
负责筹办贵妃寿宴的鱼朝恩,曾因受尽欺凌而一度身处低谷,靠投靠右相才一路飞黄腾达。当他得知李善德能够将荔枝运至长安后,便立下心腹之计,准备抢先拔得头筹。
他先是与李善德搭话,打算借走荔枝转运的札子。看过后发现此事牵涉复杂,无法离开李善德的参与,他于是通过施压相关部门,促使他们配合。然而,他始终没有去见李善德,等待对方困境已至之时,才现身拯救,这样一来,李善德必会对他感激涕零。
果然,等他带着各部门的文书去见李善德时,李善德确实将他视作救命恩人,甚至在右相面前提议,要让鱼朝恩一同去岭南采购荔枝。尽管右相原本不同意,鱼朝恩却亲自争取到这项差事。
荔枝运回长安后,鱼朝恩不但抢走了李善德的功劳,甚至宣称自己全程负责。没想到,荔枝在运送过程中出了问题,流汁的荔枝让贵妃愤怒至极,鱼朝恩最终被赐死。
至于李善德,他的忠诚与无奈,反倒为他换来一份心灵的平静。他把自己亲手摧毁的荔枝当作不归的祭品,虽然悲剧不断,但他躲过了安史之乱,也摆脱了太过执着的桎梏。
要说这件事情中真正获益者,那必是左相。早前,他一直在暗中收集右相的罪证,试图将其拉下马。为此,郑平安夜甚至亲自前往岭南,收集何有光的罪证,几经波折,才终于有所进展。
李善德在荔枝转运前,向左相送了一封信。之后,在贵妃的生日宴上,左相借机提到荔枝的事情。鱼朝恩和右相此时纷纷趁机抢功,而左相则将此事彻底钉死在二人的身上。更巧妙的是,荔枝流汁一事发生后,左相适时呈上了右相的罪证,最终导致右相遭到严惩,鱼朝恩被赐死,而左相却成了拯救“荔枝危机”的英雄。
坊间传言,左相是那个忠诚的臣子,代圣人肃清奸臣,但其实,左相是否真心为民,依旧没有定数。荔枝转运之事,除了让他在权力斗争中赢得一局,还为他赢得了好名声,成为了“忠义之臣”的典范。
在剧版中,这一切发生了变化。原著里,贵妃和圣人吃上了荔枝,鱼朝恩并未死亡,右相也没有受到惩罚。唯一不同的是,李善德被贬到了岭南。而改编后的结局却充满了深意:人若欲望膨胀到极点,最终将会遭遇反噬。鱼朝恩因为执意追逐权力,最终死于自己的野心;右相杨国忠,虽然在剧中仅受惩罚,但众所周知,一年后他将因贪婪丧命。而李善德,最终放下执念,逃往岭南,不仅获得了内心的平静,还躲过了安史之乱。
有时,过于执着反而是灾难的源头。懂得放下,方能获得自由与圆满。
发布于:山东省汇融优配-汇融优配官网-正规配资平台网站-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